📒阅读

小姐、市长与五条人 - Nansey 的博客

看了之后,会马上升起去听歌去品味歌词的冲动,读着文章眼前便浮现五条人乐队粗砺通透的两人。想推荐喜欢的歌、书、电影时,得朝着这样的效果努力。

文中引用了摩登天空艺术总监张晓舟的文章,《民谣走鬼五条人》:

民谣很容易要么把自己扮成扁担姑娘,要么从扁担姑娘那儿买一箩筐果蔬,然后扔进轰鸣的乡愁榨汁机;要么就是开着车做凯鲁亚克状重返66号公路,但五条人操起菜刀冲出来要砍你的轮胎,警告你这是广汕公路,警告你收起浪漫主义的假车牌。

文章最后贴了好多五条人的歌词,摘录几条:

《城市找猪》(城市与农村)

农村已科学地长出了城市, 城市又艺术地长出了农村。

《初恋》(进城务工者)

一名年轻的男子 抱头痛哭 他闯南走北了很多年终于挣到了钱 回到家乡想找回他的初恋

一个00后女孩的次要人生 - 王子伊

虚构文字构建非虚构世界。非虚构的作品看过不少,也有对采访人物,社会群体刻画得深刻真实的。但这一篇,一读便觉得撞进了西北戈壁上刮来的风,惊呼“好文字”!这在我所看过的非虚构作品中还属第一次。以下略摘几句:

夏天,雨滴沿着旧电线跑,冬天,寒冷将墙壁冻出伤口,屋子冷得像冰窖。

8岁的晓角人生中第一次接近诗歌,接触文学。诗像镰刀一样将她收割。

父亲辱骂声中的粗厉棱角,能割透好几层羊毛。

每年,晓角都要挥起锄头,在田地里种土豆。这是她每年都要打交道的朋友,揭不开锅时顿顿少不了的仇人。现在,它们金光闪闪地躺在展柜里,接受众人朝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