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仿写《词隐》,写成《分成两半的首领》。关于“文字”的小说,摘引即可感受。
「驴说,「」这对姐妹花比“”更好看,?的胸最大,!的腰细,还有很多字都喜欢 $ ,前凸后翘最性感。等我们或者到达极西之地,我们又组成马贼组合,把?!都抢过来放在左边,$就垫在脚下。另外在找些好看的字当邻居,美、爱、风、书、莲、画,乐,对了,我把驴还有你的朋友盗也叫过来。」
「我还听说右边靠着……的字词会得到永恒的祝福,我们就把它放在右边……」
一旦知道鲁迅借鉴别人的思想,并有所内化,我们倒能体味他常人的心态,其思想的流动历程就可以和人亲近起来。再比如他的许多杂感,在思路上和日本的作家有接近的地方。比如他的《小杂感》,几乎就是有岛武郎的随笔的脱化,鲁迅受其影响,杂以己身体会,有了另外的意象,在精神上比前者还要深广。
通过这篇文章知道了鲁迅也并不是横空出世,天地惊雷般独一份;因此一直想读鲁迅的心便少了害怕,多了兴趣。仍然时时想起在读到:
“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叫我来读书”时
心中郁结疏解的感觉。冥冥中一直和他有着感同的默契,今次读罢此文便全然放下戒备,想接近周先生了。
此书的十二封书信写于1920年代,彼时朱先生正是二十几岁的年纪。然而“谈十字街头”,“谈静”,“谈动”诸篇,毫无年轻气盛、振臂高呼之气,辨证说理,娓娓道来,先生的心气性格竟在如此年轻时便修炼此般,读信也觉见秋日黄叶,温煦殷实。